中国足协发布引援调节费补充规定 进一步规范职业足球转会市场
为促进职业足球联赛健康有序发展,中国足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引援调节费的补充规定。这一新规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转会制度,引导俱乐部理性投入,推动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。
补充规定对原有引援调节费政策进行了细化与完善。根据新规,中超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时,若转会费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,仍需缴纳等额调节费。对于国内球员转会,调节费起征点调整为2000万元人民币。这一调整体现了足协对国内外球员市场的差异化监管思路。
新规特别强调了调节费缴纳的时限要求。俱乐部需在完成球员注册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费用缴纳,逾期未缴将面临包括扣除联赛积分在内的严厉处罚。同时,足协将建立公开透明的缴费公示制度,接受社会监督。
在调节费使用方面,补充规定明确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青少年足球发展、足球场地建设和裁判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。这一规定有助于形成职业足球反哺基础足球的良性循环机制。
针对可能出现的规避行为,新规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审查措施。足协将联合专业机构对转会交易进行财务核查,重点监管分期付款、关联交易等特殊转会形式。对于违规行为,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、罚款、限制引援直至取消注册资格等处罚。
业内专家指出,此次补充规定的出台是对近年来转会市场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的及时回应。通过细化操作流程、强化监管措施,有助于遏制转会市场的非理性行为,引导俱乐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青训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。
部分俱乐部管理者表示,新规的实施将促使各俱乐部更加注重内部挖潜和年轻球员培养,而非单纯依靠高价引援。长期来看,这有利于改善联赛竞争环境,提升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。
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强调,引援调节费政策是过渡性措施,最终目标是通过完善联赛财务监管体系,推动俱乐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。未来将根据政策实施效果和市场反馈,适时进行动态调整。
此次补充规定的发布,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治理体系正朝着更加规范、透明的方向发展。在保证联赛竞争力的同时,如何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发展,仍是各俱乐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。